網頁

2019年6月20日

竹北到竹科「交通卡卡」 協控平台最快7月成立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記者黃美珠/竹縣報導〕為了徹底解決竹北到竹科「交通卡卡」問題,新竹縣、市政府將跟竹科管理局成立「大新竹生活圈交通協控平台」,就目前縣市政府聯手執行的改善計畫,配合科管局本月啟動的AI協控案,以一個月一次的頻率輪流召開研討會議,分進合擊,努力幫助新竹縣鄉親不僅上下班尖峰時間不受塞車之苦,就是離峰的時段,不管平日、假日也都能行走順暢。


竹科上班族每天透過經國大橋前往竹科上班,經常飽受塞車之苦,縣市政府正在聯手解決,縣府日前也邀科管局一起努力。(新竹縣政府提供)

新竹縣政府交通旅遊處說,從2017年開始跟新竹市政府合作,共同爭取交通部補助,分3期執行「大新竹運輸走廊整合道路交通與電信資訊應用計畫」,前2期由市府主政,本週即將上網公告招標的第3期則由縣府主導。

整個計畫就是把竹北通往竹科的經國大橋廊帶上的各個路口,也就是從竹北市光明六路、自強南路起,往南延伸到新竹市慈雲路到埔頂二路交叉口處,利用新增設備蒐集往來車流數據的方式,屆時運用大數據、跟雲端監控等系統,智慧調整號誌、發佈資訊、分流車潮。
第1期市府鎖定「上班」時段執行,結果成功讓竹北往竹科的通勤時間從原來的16分鐘降低為10分鐘;經國橋路段的廊道因此每月減碳27.6公噸,車禍事故也由每月平均9.8件降到8.0件。後續第2期則聚焦放在「下班」時段上,希望讓竹科人回家更省時。
縣府執行的第3期工作目標則針對清晨6點到深夜10點的離峰時段,不論平日或假日,都務必要讓所有用路人行得順暢。
縣府爭取到約2600萬,本週將正式上網公告招標,除了要建置前2期都沒有的「AI路口轉向車流偵測器」等硬體設備,也要規劃整個號誌協控機制。等於一掃過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作法,不僅要追求讓壅塞路段能及時被分散車流,也要努力透過AI偵測和大數據分析,讓替代道路不會因為轉向的車流而另外出現瓶頸。
不過,縣府交旅處直言,縣、市雙方的努力,在進入竹科後卻因園區內的車流紓解不及,還是會有回堵現象而致成效打折。
縣府日前特別邀請科管局、新竹市府一起開會研商這個盲點,建議園區的智慧交控AI計畫能加入縣市的整合連控,3方就此成立交通協控平台,結果獲得科管局認同,最快將在7月成立且召開首次會議,期待這個以改善竹科上下班通勤交通效率為主的計畫,最後連非園區上班族也能有感。

新竹縣政府交旅處日前找來科管局和市府共商如何更有效解決竹科上下班交通瓶頸,獲得科管局支持。(新竹縣政府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