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年5月3日

先回答這個問題,再談投資:如果你有3000萬,會如何管理它?

新聞來源:風傳媒

風險控制就是:「讓無法預期何時發生的傷害,把傷害規模盡可能控制在預期範圍之內。」(示意圖非本人/すしぱく@pakutaso)


那是好幾年前的事,在我剛開始學投資3年左右,曾經有個朋友問我:「如果有3,000萬資金,你會如何管理?」

當年我雖然對投資略有一點認識,但資金並不大,使用的投資工具也以期貨和選擇權為主,偶爾也交易個股,偏向中短線波段多空操作,這一切都和今天完全不同。我感受到資金不多時,無論投資績效再好,對自己人生的改變很有限,如果想放大報酬,風險也會跟著提高。

曾經在某一本書上看到一句話:一個人能擁有的資產,會等於他能管理的資產。從那之後這問題一直留在我心中:「當有一天,我的資金開始增加,超過500萬、1,000萬、3,000萬以後。我會希望自己的投資是什麼樣子?」

(圖/市場先生 提供)


用ETF分散風險與資產配置

分散風險是個很容易理解的概念,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對於投資專業能力不足的普通人來說,集中投資少數一些標的雖然有可能有高績效,但也可能完全判斷錯誤,結果大好大壞。而分散投資就解決這個問題,不需要優秀的選股能力,也能有接近許多優秀基金經理人的成果,這並不是保證獲利,只是結果的不確定性相對減少,拉長時間報酬會更接近經濟成長。而ETF就是低成本分散投資的解決方案之一。

問題是如果你只是把投資成果分散在股票市場,那中間波動風險依然有可能超過預期。以股票市場為例,歷史上最壞的狀況,也就是從任意近期高點回檔的幅度,最大很有可能達到-30%∼-50%左右。以2008年金融海嘯為例,台灣與美國股市的回檔幅度就大約是50%左右。

很多人對這數字完全不知道、沒有概念,其實你可以想像,你現在有1,000萬元的投資部位,這筆錢很可能是未來幾年你的退休金,但遇到這類最壞的大跌後,1,000萬元一下子只剩500萬元。

也許我們都知道,最壞的狀況總會隨時間過去,股票市場長期必然隨經濟和科技發展向上成長。問題是在那當下,還能保持你原有的投資計畫嗎?還有能力客觀做判斷?對自己原有的投資組合保持信任、不會感到懷疑嗎?

許多人並沒有這個心理準備,或是即使知道,一旦資金變大後也不希望自己的資金承擔這麼大的波動。這時資產配置就是一個解決方案。

做到了嗎?比選股或擇時進出重要

在台灣我們最常接觸的投資商品只有股票,但從數年前開始研究美股與全球ETF後,發現其實股票只是眾多資產的其中一種。

在《耶魯操盤手-非典型成功》這本書中,曾經談到對投資人而言相對重要的資產類別如下:

核心資產包含:股票(美股、已開發市場、新興市場)、不動產(REITs)、美國公債(短、中、長期)、抗通膨債。

非核心資產包含:公司債(美國)、高收益債、市政債(也稱免稅債)、資產抵押證券、非美國債券、避險基金、槓桿收購基金、創投基金。其他還有類如黃金、貴金屬、原物料商品也屬於一種資產類別。

現在透過ETF都可以很容易的去投資這些資產類別。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資產類別就是美國股票與美國公債,美國股市規模大約占全球股市的50%,是最重要的市場,反觀我們熟悉的台股在全球市場大概占全球股市規模不到2%。而美國公債則是全世界公認違約風險趨近零的債券商品。

核心概念:資產類別間的相關性要愈低愈好

例如:股市大跌時,債券、黃金這類商品不一定會跟著大跌,反而有時會是上漲走勢。以2008年金融海嘯為例,全年美股大跌,但公債反而是上漲。如果50% 資金投資於美國股市、50%資金投資於公債,成效表現如下:




(圖/市場先生 提供)

以2008年金融海嘯為例,2008全年度美股下跌約37.04%,但當年公債是上漲,約+13.32%。如果這時你將1,000萬元放在股市,一年下來就是3、400萬元的帳面損失,尤其在當下,你也不知道何時才會漲回來,許多人很可能這時就會減碼或認賠、賣在最低點了。

但如果你在股市和公債各分配50%的資金,那全年的總損失-11.86%,也就是100多萬元的損失,相對心理壓力會小非常多,持續持有下去也能得到後續10年大漲的報酬。

長期投資的本質就是當整體市場成長時,你能長期參與其中,而不是抱著現金錯過一大段的經濟成長。問題是這過程必然也會有遇到數次的大波動,歷史已經不斷向我們證明這些大跌必然會發生,但即使如此,股票與債券長期依然能為我們帶來正報酬,唯一的問題就是我們不能中途下車

資產配置沒有絕對最佳的答案,未來狀況也不一定會如歷史一樣表現。重點在於:過程的風險你是否可以承受

風險控制就是:「讓無法預期何時發生的傷害,把傷害規模盡可能控制在預期範圍之內。」


最後我把當年的問題留給你思考:「如果有3,000萬資金,你會如何管理?」希望這個問題,能為你的投資帶來不同的視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