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服務專線:09169-67017

2018年8月11日

3成2認為 月薪6萬才夠繳房貸

新聞來源:蘋果日報


買房民調 首購哪裡有問題?
如何晉升有殼族,是同儕間最常討論的話題,《地產王》委託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調查,發現25歲以上仍有過半的民眾尚未買房,本期就讓我們一起從民調找出問題,好好規劃首購買房大計吧!
採訪╱陳佳祺 攝影╱范厚珉


【陳佳祺╱綜合報導】無論年輕人或退休人士,只要是無殼蝸牛都曾想過,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地產王》本期委託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調查,發現25歲以上,有過半數的民眾尚未買房,其中更有高達3成2的民眾認為,月薪6萬元以上,就足以支付房貸。專家表示,首購若想買房,建議自備款可擬定中長期計劃,不求直接到位,未來再以小換大購買理想的房屋類型。 

買房不易,根據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調查,發現25歲以上有過半數的民眾尚未買房,且30歲適婚年齡中,擁有房產的民眾也不到4成。彭仁義攝


 買房大不易,內政部營建署日前公布107年首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全國房價所得比為9.08倍,意謂想買房平均需要9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依據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針對25歲以上民眾,共回收1068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半數的受訪者(52.8%)尚未擁有房地產。 

對於通勤時間,有高達9成的民眾,只接受1小時內的車程,其中雙北、桃園捷運都在通勤範圍內。


30~39歲逾6成未買房

其中,正值適婚年齡30~39歲的民眾,逾6成未買房(61.9%),而40~49歲的民眾則降至39%,對此,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表示,40~49歲買房民眾可能是在房價早期相對便宜時入手,反觀30~39歲的民眾,雖然這年齡層一直是買屋主力,但目前此年齡層遇到大環境房價高、收入低的狀況,買房可能負擔較重。 


對於民眾遲遲不敢買房的原因,有61.5%的人卡在自備款不足,其次52.7%是認為房貸繳不起,也有48.9%的民眾覺得大環境不好,特別是50歲以上的受訪者,有高達61.4%更認為大環境不佳。對此網路地產王總經理陳韻如指出,籌自備款其實是中長期計劃,須花6~7年才能達成,建議民眾在能力許可範圍內,先買房強迫儲蓄,未來再以小換大,在心理層面來說也較為踏實。 


針對高年齡層認為環境不佳,徐佳馨表示,此年齡層經歷了台灣高經濟成長率的年代,當前的大環境已不可同日而語,且高年資的員工在職場上,比較容易面臨汰換危機,因此造成高年齡層族群的不安全感。 



對於月薪需要多少?才足以支付後續的房貸?有32.8%的民眾認為,月薪要6萬元以上才足夠;22.9%認為月薪達4~5萬元才可支付房貸,僅18.6%的民眾認為,月薪需要5~6萬元才能買房。對此,徐佳馨認為,月薪須6萬元以上可解決較多的事,而認為收入4~5萬元就足夠的民眾,可能購買的物件是相對低總價。至於認為5~6萬元收入的民眾,可能是對房子有點想法,而這區間的民眾通常工作上可能較為資深,首購想買好一點的地方,因此預算落在此區。 


高達3成2的民眾認為,月薪6萬元以上就足以支付房貸。

低自備款付款壓力大
關於自備款的準備,有28.2%民眾認為,自備100~200萬元即可買房;26.1%的人認為,200~300萬元可以買到房,更有20.4%的民眾認為,要400萬元以上才能買房。對此,陳韻如表示,現在很多新建案訴求低自備,100~300萬元自備款的新建案可能就佔一半以上,因此年輕人買預售或新成屋的機率可能性比較高。專家提醒,低自備後續付款壓力大,有些還會有投資客槓桿操作,恐變成社區內投資比重較高,社區後續可能會出現營運問題。 
自備款不足仍是不敢買房主因,專家建議民眾在能力許可範圍內,可先買房儲蓄,未來再以小換大。


 陳韻如補充說,首購買房建議不要買絕對便宜的房子,建商品牌及口碑都很重要,未來居住的舒適度更重要,若是買太便宜的房子,可能出現漏水、隔音差、隔間牆很薄等問題,都是民眾自己所必須要承擔的風險。 

首購買房建議不要買絕對便宜的房子,建商的品牌及口碑都很重要,日後屋況問題相對較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