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風傳媒
作者表示,回顧整個新竹的產業發展史,幾乎可以說是一部新竹地區污染史。更讓人不寒而慄的是,當年的惡果現在正悄悄而持續地威脅大新竹居民的飲水權益。(示意圖/Pixabay)
新竹人,你知道你喝的水從哪來嗎?
大新竹地區的居民可能不知道,自己家裡水龍頭流出來的水,可能是未經處裡完全的工業污水或垃圾廢水。
現在大新竹地區75萬居民的民生用水,主要來自隆恩堰取水口(供應新竹市、竹北)、湳雅取水口(供應新豐、竹北、湖口)。這些自來水都會先經過第二淨水場、湳雅淨水場進行處理後,才被自來水公司送到家家戶戶,成為新竹居民的日常用水。但居民們所不知道的是,這些水恐怕早就已經被上游的工業廢水、垃圾汙水所污染。
作者認為,大新竹地區的居民可能不知道,自己家裡水龍頭流出來的水,可能是未經處裡完全的工業污水或垃圾廢水。示意圖非當事地。(資料照,徐炳文攝)
從風城到科技城:新竹的污染悲歌
回顧整個新竹的產業發展史,幾乎可以說是一部新竹地區污染史。更讓人不寒而慄的是,當年的惡果現在正悄悄而持續地威脅大新竹居民的飲水權益。
從戰後到1980年代,新竹地區承接日治時期的產業基礎,以玻璃工業、鐵工廠、染織廠為代表的勞力密集工廠早就遍布整個大新竹地區。全盛時期,光復路的兩側有玻璃工廠數十家,其餘加工廠也在地價便宜的郊區發展迅速。在那個環保意識尚未興起的年代,農工混雜的地景加以不完善的產業政策,使得新竹的土地不斷承受著產業發展下的惡果。舉例而言,位於頭前溪集水區域的鹿寮坑溪,溪旁的芎林五華工業區即是那個年代透過〈獎勵投資條例〉所設置的工業基地。工業區內以瀝青廠、電子封裝廠等污染工業為主。2017年12月,透過環保團體披露以及民眾陳情,鹿寮坑溪疑似遭到污染而溪水變色的狀況才被媒體所報導。
時間來到1980年代之後,新竹工業園區的設立,讓新竹多了現在為人熟知的科技城面貌。原本清澈的頭前溪沿岸,也因此多了好幾家科技業的大廠。時間來到2017年,同樣是通過環保團體披露以及民眾陳情,這才發現一直以來新竹居民所飲用的水,是來自頭前溪的中下游,但在上游,這些水早就可能被沿岸的科技廠所取用,或遭到污染。
作者指出,新竹工業園區的設立,讓新竹多了現在為人熟知的科技城面貌。原本清澈的頭前溪沿岸,也因此多了好幾家科技業的大廠。圖為竹科一景。(取自新竹科學園區環境保護資訊網)
即便新竹縣府在去年一再地宣稱,排放的汙水已經通過水質檢測合乎標準。但當地居民一再向公家單位陳情,表示看似清澈的溪水常常出現不明泡沫。公民團體也強調,科技業的污染物質日新月異,絕非法規所能跟上。舉例而言,當年宵裡溪被檢測出「銦」「鎵」「鉈」等毒化物時,由於法規中並沒有訂定這些物質的排放標準,因此當業者排放這些毒化物到溪裡時,政府並無法可管。換句話講,今天的頭前溪裏頭到底有多少的毒化物,我們並不得而知。
防疫恐荒:家庭垃圾汙水順流而入
除了產業以外,集水區旁的垃圾山也可能是污染水源的隱憂。居民也恐慌水源問題成為當前的防疫破口。一直以來,新竹縣並沒有自己的垃圾焚化爐,都是運送到鄰近的縣市焚燒。歲修時,家庭垃圾往往都要集中到頭前溪上游的垃圾山,再運往其它縣市處理。然而,當地居民披露,這間垃圾場早就年久失修,垃圾水沿著小溪流到頭前溪造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當地居民所擔心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此時此刻,如果垃圾山的廢水中有新冠肺炎病毒,是不是有可能成為可能的防疫破口?
撇開垃圾山是否有機會成為防疫破口,居民背後的恐慌其實反映的是對水源的不信任。長年以來,政府對水質的信誓旦旦與當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風險感知早已斷裂,加以這兩年在地公民團體的努力,污染的事實昭然而現,居民早就無法對自己日常生活飲用的水抱持信心。
專管排放:縣市政府不同調
2017年,「我們要喝乾淨水聯盟」正式成立。在一開始,他們透過線上連署、學校宣講的方式,希望更多人注意到水源問題。隔年,他們配合2018地方首長大選,透過陳情監委、尋求媒體報導的方式,希望候選人能夠對水污染的議題表態。再隔年,他們開始投入地方公投的聯署,希望以公投的方式表決「您是否同意,新竹市應訂定,廢污水管理自治條例,明定工業廢水、醫療廢水及其他事業廢水和污水,應以專管回收,不可排入飲用水取水口或灌溉水取水口上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